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 > 工作动态 > 详情

中物联举办“新冠疫情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和对策交流”周末在线论坛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9日09:08 中物联采购与供应链专业委员会


  3月28日下午,中物联组织了“新冠疫情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和对策交流”的在线活动,这是在疫情期间中物联在线上组织供应链中国行的第三次活动。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郑书伟,商务部、银保监会等部门代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院校专家代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在线活动。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永达和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商务总部总监袁春燕做了主题发言,并与参会人员互动交流。中物联副会长蔡进参加会议并做总结讲话。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委会主任胡大剑主持在线活动。

 

  胡大剑首先介绍了这次活动的背景。习近平主席在刚刚召开的G20特别峰会上强调,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各国应该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要实施有力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随着疫情在全球扩散蔓延,国内企业不少海外订单中断,一些海外关键中间品供应中断,导致我国企业尽管复工了,但不能有效复产。据初步调查了解,不同行业平均复产率在40%-60%左右,这方面情况还在持续变化之中。中物联组织这次在线活动,交流研讨全球疫情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和对策问题,以及国内企业如何在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发挥作用。

 

  郑永达介绍了建发股份复工复产及疫情防控方面的工作情况,一方面利用全球供应链渠道资源,紧急跨境采购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紧缺防疫物资,支援抗疫工作;一方面通过减免租金、给予流动资金支持、指导客户调整经营策略,积极支持并带动相关企业迅速复工复产。

  结合建发所服务客户的经营状况,郑永达总结了新冠疫情对出口业务、进口及内贸业务的影响。

  对出口业务影响一是由于前期国内疫情导致的复工率低以及后来海外疫情的爆发,对出口业务尤其是鞋子、服装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影响很大。前期是生产进度延迟影响交货,现阶段是遭遇国外订单取消、付款延迟的情况。二是国内外人员交流受限,对新订单沟通造成了不利影响,特别是传统春交会对应的圣诞节订单受影响较大。三是国外产能消化能力不足,对大宗商品出口业务有很大影响。

  郑永达特别提醒这次疫情可能会形成一种趋势:一些国家为了保证某些供应链安全性,愿意选择较高的成本在本国内建立完整的供应链。这种可能性趋势对中国的出口行业将造成更深远影响。

  对进口及内贸业务影响:一是由于国内流通不畅,一些工厂和供应链服务企业出现存高企积压的情况,加上部分大宗商品出现断崖式下跌,造成有些企业履约难度增加,经营受损较大。二是随着海外疫情蔓延,可能带来全球经济增速下降,全球供应链将调整重构,可能会加剧贸易摩擦,对国内企业的供应链影响更大,造成国内中小企业生存更难。

  新冠疫情对供应链企业的影响会更严重、更深远,郑永达结合建发最新应对疫情的相关经验做法,对供应链企业发出应对倡议:一、出口业务中应积极与中信保沟通,加强与国外客户协商,减少因取消订单对国内工厂产生影响,多方协作共克时艰,将损失减到最小。二、供应链服务企业应发挥资源整合能力,帮助上下游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降库存,减少运营压力。供应链相关生产企业应采取灵活结算方式,压缩各项占用,管理好现金流,确保活下去。三、供应链核心企业要发挥资金成本优势,加大对上下游企业资金的支持。四、供应链服务企业要加大对211、985院校应届毕业招聘力度,响应政府的号召,减轻就业压力。

  在政策层面,郑永达建议:一、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保持政策灵活度,加大对出口业务的扶持。二、希望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国家的相关部门减税降费,支持企业发展。三、希望放开一些经营资质的限制,利于企业在一些大宗产品相对价格较低的情况下进行储备。四、加大进口,保持民生用品的持续供应,防止通胀风险。五、千方百计扩大内需,保持中国市场规模。

  郑永达最后指出,本次新冠疫情是一次危机,但如果应对得当,对全球供应链企业来说危中有“机”:中国这次援助了很多国家医疗服务,展示了中国的软实力,打造了良好的国际关系,有利于全球供应链的进一步拓展。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承压下行,一些海外资产跌入相对低位,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方面有了很多机会。

  袁春燕介绍三一集团的生产基本没有受到国内疫情的影响。在销售方面,虽然国际销售现在出现了推迟订单、取消订单的情况,但是三一的出口市场风险可控。3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对于工程机械行业非常利好。预估这一次疫情国内新增市场的需求可以冲抵掉国际订单的影响,甚至4月份挖掘机的生产计划比去年最高峰还略多一点。

  在采购与生产方面,由于前期库存,暂时对供应链并没有造成影响。同时三一对二级供应链进行清查,也在清查三级、四级,乃至于五级供应商是否受影响。我们更担心国外一些供应商可能会出现破产的情况。所以对后续供应链的影响取决于国际性的疫情还要持续多久。三一集团一直在积极应对,越早应对,风险越小。 

  这次疫情机会可能会大于不利影响。一、中国内需强,政府应对危机能力强。对于中国提升国际化地位是一次机会。二、对于产业链也是一次机会。这次疫情让一些行业用户由原来根本不考虑国内供应商,到现在也接受国产零部件,共同培育国有供应商的技术创新和生产能力。疫情让国内供应商进入很多以前进不去的行业。每一次供应链出现短缺的时候,一定会让供应链的国产化往前走一步。三、是一个重塑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的机会。三一集团对供应商做了八大关怀举措,让供应商感受到企业真的愿意跟他们共同努力。尤其是对湖北的供应商,在他们复工后优先保证订单。四、对销售是一次机会,以前在中国的工程机械产品中,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这一次的国际疫情让海外的产品供应跟不上,合资企业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而应对能力较弱。这一部分市场占有率现在转给了国内品牌。五、欧美市场零部件供应商往往附加值比较高,成本和价格也比较高,这次疫情让国产化零部件有了机会。六、对推进企业整体数字化运营是一次机会。三一集团由于前期在数字化方面一直在做研发和推进,因而这次疫情中能快速恢复生产运营。

  应对这次国内和国际疫情,三一集团首先是建立了组织保障,高度重视、快速响应。从大年初二开始由集团董事长亲自指示,集团成立了以董事长为首的防疫小组,每天例会调度。从大年初八开始组织所有CEO和负责人每天召开例会,调度经营和应对供应链风险。   

  第二,三一集团的供应链风险意识比较强。这得益于三一集团过去在供应链上遭遇过较大的全球性的风险。风险越早识别,风险的影响一定越小。这次疫情中,武汉刚宣布封城,三一集团全体采购人员就开始了清理供应链风险的工作。当意大利出现感染数据稍微偏高的时候,又已经开始清理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风险。

  第三,在风险应对过程中,三一集团一直是做最高最严的防范和计划。如这次疫情,三一最开始就是按照3月份还不能复工来作打算,制定应对措施。相对而言,把握一定主动权。

  第四,三一集团在供应链方面采取了一些强有力的措施。在疫情过程中对风险采取三级措施。第一是风险排查,第二是制定所有风险的责任人,及从采购到研发、制造,到CEO各级的应对措施,每一天都会更新措施和进展。第三是对物流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战略规划。考虑到国际疫情缓解后可能产生的国际物流资源紧张形势,现在也在规划布局国际物流。

  在参会人员与两位企业高管进行了一些专业问题的互动后,会议又重点邀请了几位院校专家分享他们对当前国际疫情及经济预期下滑的情况下,稳定全球供应链的看法。最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进行了总结。 

  蔡进指出:
  一、要充分认识和精准把握疫情在全球蔓延过程中对供应链的深刻影响。短期看,疫情影响了全球订单需求下降,造成供应链资源闲置。长远来看,这次疫情将可能对全球供应链有一个结构性的调整。对我国供应链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应从供应链创新与升级把握住发展机遇,要将我国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向中高端发展,以充分发挥我国全球供应链的优势。通过供应链打造产业链,形成产业的基础能力,将供应链转化为产业优势,在危机中寻找发展和创新机遇。

  二、面对当前疫情,要立足于构建全球利益共同体来确保供应链的全球开放。在疫情全球蔓延的情况下,确保全球供应链开放,有利于全球对疫情联防联控,有利于稳定全球贸易与经济秩序。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就特别提到确保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开放是第一位的。宏观层面,全球应协同一致,有效降低关税,清除供应链的关税障碍;微观层面,面对疫情危机,更要加强海外供应商的信任关系,在可控的范围内,优先于国际采购。这样才有利于在开放中把握我国供应链国际化的发展机遇。

  三、要立足于防疫情、保民生、保战略的发展,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有序。尤其当前要考虑到疫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一些领域和产业如医疗物资与民生产业必须保证供应链的稳定。

  四、要立足于国家经济的有序运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障供应链安全,通过供应链机制,促进国产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我国产业链,重构我国供应链安全体系。

  五、建议有关部门针对疫情全球蔓延对进出口贸易尤其是进出口供应链的冲击,加大政策倾斜,针对不同的问题出台对应专项政策。 

  六、这次疫情的冲击,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供应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理念。要依托供应链机制,积极扶持中小企业。

  七、要抓住机遇提升供应链的数字化水平。

  八、要加强供应链的基础性工作。包括供应链标准体系的构建、供应链金融机制的建设,供应链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等。

 

责任编辑:中物联采购与供应链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