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 > 工作动态 > 详情

专家献言“全球疫情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和对策”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31日18:03 中物联采购与供应链专业委员会

 

3月28日中物联“新冠疫情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和对策交流”在线活动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以及一些院校专家分别就全球疫情对中国供应链、产业链的影响、如何稳定全球供应链,分别提出了各自真知灼见。  

蔡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一、充分认识和精准把握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过程中对于供应链的深刻影响。

短期看,疫情影响了全球订单需求下降,这是供应链最末端的、需求端的减少,可能导致供应链资源全球性的闲置。虽然疫情全球蔓延过程中对中国订单的减少、对中国进出口供应链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评估,但我认为这个影响是暂时的,疫情过后将有非常大的国际需求释放,这与国内情况差不多。一方面我们应正确对待,另一方面还要把握疫情变化的走势对未来订单有所安排。从长期看,这次疫情将可能对全球供应链有一个结构性的调整。对中国供应链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从两端把握这个结构性调整,一是供应链本身要把握住这种机遇,要在供应链创新过程中提升我国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地位,向中高端去发展,以充分发挥我国全球供应链的优势。更为基础和根本的一个方面是要在这次供应链调整过程中通过供应链提升我国基础产业、关键性产业的基础能力,形成产业优势,在危机中寻找发展和创新机遇。

提高产业链基础能力的本质目标是要形成全球化的价值链。不仅是在国内要产生价值,还要在整个产业链上各个国家共享产业链价值。所以供应链是魂,产业链是根,价值链是本。

二、立足于构建全球利益共同体来确保供应链的全球开放。

在疫情全球蔓延的情况下,确保全球供应链开放,有利于全球对疫情联防联控,有利于稳定全球贸易与经济秩序。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就特别提到确保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开放是第一位的。

对于开放,首先在宏观层面,全球应协同一致。当前为了控制疫情影响,各国协同采取阶段性、临时性的关税减免,扫清了供应链全球化障碍。即便不能形成全球性共识,我国和一些主要贸易国家做一些双边的贸易减免、有效降低关税,清除供应链的关税障碍,也是可实现的。其次,在微观层面,面对疫情危机更要加强海外供应商的信任关系,要保持对国际供应商的关怀。在可控的范围内,考虑从国际采购,在疫情过后一定能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局面,打造我们供应链的国际声誉,把握我国供应链国际化的发展机遇。

三、立足于防疫情、保民生、保战略的发展,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有序。

尤其当前要考虑到疫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一些领域和产业必须保证供应链的稳定。一是防疫情的医疗物资等供应链要稳定。二是保障民生的像菜篮子、米袋子等供应链要优先稳定。三是战略性供应链稳定,如军事供应链。

四、立足于国家经济的有序运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障供应链的安全。

一方面,国外供应商供不了货,应借此机会加快国产化步伐,形成我们供应链闭环。另一方面,除了保障供应链本身安全以外,应通过供应链保障所有产品的质量安全。总而言之,在疫情中我们有时间、有空间、也有条件重构国内供应链安全体系,通过加快国产化步伐提升国内供应链安全体系,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也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五、加大对进出口供应链企业的政策倾斜,针对不同的问题出台对应专项政策。

疫情全球化对进出口贸易尤其是进出口供应链的冲击很大,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进出口供应链企业的政策倾斜,针对不同的问题出台对应专项政策。

六、将对供应链的认识从业务模式、技术能力上升到理念层面。

供应链的理念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我们现在往往都能理解和做到利益共享,但不能风险共担。一个企业垮掉,可能导致供应链上的伙伴受损,供应链断裂甚至垮掉。这次疫情的冲击应该让我们在供应链上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理念,当务之急是要依托供应链机制,积极扶持中小企业。

七、抓住机遇提升供应链的数字化水平。

现在我们供应链还存在一定程度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等问题,归根结底是供应链技术应用还不够,弹性不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就是数字化。

八、加强供应链的基础性工作。

包括标准体系的构建、供应链金融机制的建设,供应链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等。最近,教育部在高等教育专业中新开设了供应链本科专业,人社部新设立了供应链管理师这个新职业,这些是非常好的消息。今后,我们要持续加强供应链的基础工作,推动我国供应链更好发展。

  

何明

北京物资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对于新冠疫情中稳定全球供应链,我有几个建议:

1.加大对国外供应商的关怀。有国际业务的中国企业要保持对国外供应商的关怀。如果企业供应链是全球性的,在目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主动关心供应商,就是雪中送炭。如果能够与供应链伙伴分担风险,对于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夯实信用基础是非常有用的。通过这种方式维持国际供应链的稳定,也是我们国家和企业要承担的国际责任。

2.加强国家形象宣传。对出口产品,尤其涉及到抗击重大疫情的物资,不管通过什么渠道出口、不管是什么动机运往国外,都要严加监管,严惩损坏国家形象的行为 ,加大国家形象宣传,加强危机公关。

3.发掘国外市场机会。历史证明很多跨国公司都是在危难当中成长起来的企业要善于发现机会,寻找现有产能匹配市场,比如,目前抗击疫情防护品供应链上就有很多机会,企业可以去探索和挖掘,主导调整以适应市场。此外,现在也应关注全球供应链动向,进行国际收购、兼并、合作可能也有一些好的机会。但要注意把握疫情发展规律,控制风险。

4.完善国内供应链闭环。过去我们做产业布局的时候总是优先发展有较高收益的产业,其实很多产业可能短期收益不是太高,但是在闭环供应链上是不可缺少的,国家也应该保护和发展。现在疫情还有不确定性,全球供应链最坏的时候还在后面,我们要做好准备,万一国际市场对我们关闭,我们也应该在国内形成所有供应链闭环。我建议相关部门对各产业的供应链进行梳理,找出供应链闭环中存在短板和缺项,借这次疫情短板和缺项尽快补上,并居安思危,完善国内产业布局、产业配套、产业集群,采取措施保护供应链闭环中的短板和缺项产业,从保护供应链、产业链配套的角度提高供应链安全。

5.发挥平台型企业作用。这次国内疫情中,在供求匹配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出现了很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国际疫情蔓延以后,出口产品转内销的供应和市场需求也可以进行一些匹配。建议政府可以授权或委托一些有能力且愿意承担这项工作的成熟电子商务平台,搭建国内供需信息沟通、匹配平台,提供支持出口转内销政策,通过市场化机制把将供应链的各种资源充分进行对接,挽救外向型中小微出口企业

6、加大“一带一路”市场开发。加大疫情小的国家和地区市场开发,重点加大“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开发,供应链体系整体走出去。

总的来说,现在供应链稳定是国际性的问题。希望政府部门能根据国际供应链的变化趋势,提前出台各种政策稳定全球供应链,也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够渡过难关。


赵林度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我想从学术角度,交流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链弹性管理的应对、修复和发展三方面问题。

一、应对。在这次疫情冲击下,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供应链中断风险,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帮助企业规避供应链中断风险。我们研究认为,供应链弹性管理的应对原则有:1、时效性原则,即争取在短时间内可以见效的。2、有效性原则,即有助于增长供应链弹性。3、保守性原则,即在应对措施实施后至少不再进一步恶化。4、经济性原则,即需要综合考虑投入成本,均衡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5、整体性原则,即要充分考虑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影响。这是从政府角度来谈的关于供应链弹性应对的基本原则。

二、修复。有些供应链目前已经中断,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帮助企业维持国际供应链竞争优势。我们从中断严重程度、可修复性、可修复时间这三个维度研究,供应链弹性修复重点应围绕五个原则:1、民生原则,特别强调关系国计民生的供应链、战略地位的供应链。2、应急原则,即急用先行的原则,以增强供应链自修复能力为主。3、效率原则,以短期效益优先,兼顾长期效益。4、优先原则,主要通过分类评估,对严重程度高、可修复性高、可修复时间短的供应链优先考虑修复。5、标杆原则,即能够产生示范带动作用的供应链。

以上是围绕应对和修复,从政府的角度考虑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和已经中断的供应链,在供应链管理弹性方面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三、发展。从企业的视角,如何抓住这样一个存在于风险中的机遇重构供应链网络呢?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风险规避、风险分担和风险利用三种方法。疫情冲击下,企业可以利用风险重构供应链网络。围绕供应链风险利用主要有四个原则:1、去中心化原则。利用风险重构的机会,消除我们原有国际供应链体系中所有的瓶颈环节。2、去隐形化原则。以前供应链风险最大的来源是对供应链网络的不熟悉,如整个供应链管理体系里面影响比较大的是隐形供应商,我们只看得到一级供应商,看不到二级、三级供应商,而往往瓶颈是出现在二级、三级供应商,所以利用风险重构的机会使隐形供应商可视化。3、去过度化原则。在供应链运营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网络结构,尽可能在同一个层级上减少供应商的数量,也要考虑战略需要增加备份供应链。4、去单一化原则。单一来源采购的效率比较高,但也是风险最大的,所以在重构供应链网络时,可以采取去单一化原则,增加备份供应商。在企业利用风险重构供应链网络过程中,不倡导去全球化原则。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我认为疫情的影响分为两个不同阶段。前一阶段主要是对国内产业供应链的影响,如国内生产和物流中断,国际物流被动中断。但随着疫情在全球爆发和蔓延以后,对供应链的影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整个国际供应体系和供应网络受到了威胁,在这种状况下高端材料的产品采购和供应市场对国内生产和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国际物流由被动中断变成主动中断。

基于此,结合国外对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对全球供应链影响所发布的一些研究报告,我认为全球供应链会出现一个结构性的调整。这对国内企业当然会有影响,但影响的状态不一样。取决于:一、企业的情况。如出口型企业,低端纺织服装订单减少非常严重,但全球布局的装备制造企业,相对影响较小。二、企业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如处于低端位置,受冲击就会非常强,可能将面临被调整的状态。如处于产业链高端,情况就会更好。

正因面临的风险不一样,我们需要对供应链作的调整也不一样。我认为要关注两个大的方面:

一、产业供应链调整战略。

因为伴随着全球性调整,今后可能面临三个维度的调整:一是供应链结构性调整。如采购、市场供应多点布局的问题,产业能力提升的问题。二是供应链的精细与冗余之间的问题。一方面要精细化,另一方面要适当保持一些多头供应的状态。在这两方面保持平衡。三是端对端的供应链透明性。

二、供应链金融问题。

我们做了疫情下金融机构对企业借贷的调研,访谈了300多家金融机构。发现绝大部分的金融机构对目前所实施的降息政策反应并不强烈。从管理方的角度极需要关注和解决在线开户的问题、司法解释方面的问题、流程简化问题、标准问题。最后,我们要解决中小企业的困境,号召大企业站在有利于供应链发展的层面,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陈丽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联泰供应链系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虽然国内的疫情初步控制住了,但目前全球疫情对我们的影响可能非常大,且是持久性的,结构性的影响。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国进出口贸易额是相当大的,全球化的疫情可能造成一些国家暂时性的经济停滞或是长期的经济停滞,将对进出口供应链产生链高度不确定性,带来较大冲击。具体而言:

一是供应链牛鞭效应。我们出口的企业一般处于供应链环节的上游,受国际消费市场的影响可能会有滞后性。

二是对供应链影响的持久性。当全球性疫情蔓延引起不可预计的冲击时,我们应该做好持久性准备。

这个时候保持中国的全球供应链稳态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要稳定中小企业。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和生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二是要稳定生活物资、应急物资的生产和供应。同时,还能在国际市场上消化产能和库存。三是要对国内供应链体系的风险进行排查。在国内需求拉动下,形成供应链的闭环,进行重塑和提升,保证国内的闭环供应链安全。

全球性疫情也出现了我国供应链发展的机遇。我国最早将疫情控制住了,可以有时机重新布局我国的全球供应链。要构建我国全球供应链的优势,就要构建新的供应链创新模式。我国产业结构有一定特点,85%到90%都是中小企业。在全球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我国能否构建新型模式: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中小企业有共同服务体系,支撑中小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能力和供应链的角色重塑中产生竞争优势。利用排兵布阵的创新模式,在技术带领下应对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 


刘伟华

天津大学经管学部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导

 

一、全球疫情爆发对中国供应链造成了深远影响。

首先,从出口来看,全球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疫情恶化必然会对中国出口造成巨大冲击,外贸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压力。

其次,从进口来看,全球疫情蔓延导致的停工停产对中国部分进口依赖行业上游链条产生不确定供给影响。

其三,从物流来看,全球空运、海运等物流渠道受阻,物流成本飙升加剧产业链断链风险。

二、深刻认识全球疫情爆发对中国供应链的影响规律。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已经冲击到全球多个重要经济体,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链条传导仍在延续。从供应链演变规律来看,本次疫情对中国供应链的冲击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疫情爆发导致供应链中断,全球供应链出现短期不稳定。第二阶段:3月初全球疫情爆发,全球供应链加剧了不稳定。第三阶段:3月下旬开始,中国产能逐步恢复与国外需求锐减的交互。第四阶段:疫情停止后的中国供应链竞争优势提升期。

中国在全球中率先走出疫情危机,如果能够以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境外投资者,中国供应链将加速回流,中国以其更加完整的产业链条、物流环境和投资政策,利用供应链全面提升中国竞争力。中国应该抢抓这个战略机遇期,推动供应链变革。要重点抓住高端产业、技术资本、高端服务和高端人才向中国转移的战略机遇,中国将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引擎。

三、积极推动供应链变革,稳定全球供应链的七项建议。

在全力巩固抗疫成果的同时,中国应高度重视疫情期间及疫情后全球供应链的巩固与拓展,抢抓机遇,提升韧劲,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增强全球竞争力。

首先,积极推动全球供应链安全治理体系构建。中国作为最先从疫情中复苏的国家,要与全球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贸易合作和海关协作磋商,在有效疫情防控前提下尽快恢复国际航线、尽快解除相关贸易国的海关限制、停航、停运、拒收以及关税上调等管制手段,打通跨境物流通道壁垒,确保跨境供应链通畅。

其次,从进口来看,促进高附加值行业寻找国内替代和国产化,逐步提高国内产业配套水平。海外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受阻,我国一些高附加值产业将面临进口供给风险,我国应通过此次疫情,加强对重点产业的供应链分析与判断,扶持国内高技术产业发展,收购、吸引国外企业向中国转移,形成国内完整的产业供给体系。

第三,从出口来看,建议加快出口订单的国内需求转移,通过行业协会、供应链服务企业和各个省市政府的推动,整合出口订单信息,推动出口产能信息共享。加快工业与服务业产能共享平台建设,通过深度调研外贸出口企业的现实需求,实现出口订单向国内需求转移,利用强大内需减少出口企业供应链中断。此外,要借助中国支援全球疫情应对的战略机遇,大力推动医疗物资出口供应链建设。

第四,高度重视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重要行业的数字化智慧化变革,进一步增强中国产业优势与韧性。中国需要更加重视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对中国经济韧性的强力支撑,发挥物流业作为先导性、战略性产业价值,借助“十四五”规划的机遇,出台专项规划,加速智慧物流和智慧供应链的快速发展。

第五,加强重要资源战略储备。重点行业企业,应依据不同国别进出口行业情况,进行供应链进口物资战略储备。

第六,推动“新基建”体系建设中的供应链系统规划。一方面,新基建是推动中国未来工业化、城市化、数字化、全球化、市场化的重要力量,是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推动在线办公、视频会议、远程协同、数字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加快企业数字化管理变革。

第七,创新发展营商环境,多种手段发挥中国质优价廉、产业配套、政策环境良好的优势,巩固和拓展全球供应链。 

 

蔡临宁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我们在国内疫情初期选了200左右的企业做了一个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通过调查问卷以及网络会议访谈,发现疫情虽然对于中国企业供应链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大环境的积极因素会部分抑制这种影响。

疫情期间,中国在宏观上有一些有利条件:

一是十九大提出要实现消费转型,提出美好生活的概念,已经引起全社会更加重视消费端,这使得疫情中的消费供应链可以承担起封闭隔离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二是中美贸易摩擦是一个警醒,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应对供应链突变的能力;三是疫情正值中国春节期间,部分企业库存本来就基本准备到3月份,对于原料影响不大。

针对企业的问卷调研,我们从信心、供应链的位置、信息化、劳动力密集程度、库存周期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受影响比较小的企业主要是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非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库存周期相对长的企业。

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小的企业进行的访谈,我们发现他们有这样一些特征:

一、这几个企业都实现了从传统的制造端向设计加制造的转型。就像电商企业,如京东、网易等,推出京东京造、网易严选一样,从销售端、制造端向设计端进行影响,集成了设计这一价值链高端的企业相对受到的冲击会小一点,供应链更具有弹性。这是从企业实证中间发现的。

二、受影响小的企业更强调稳定的供应商关系管理。对于供应商管理,美资企业往往喜欢进行诸如反向拍卖之类的采购策略,通过这种机制压低采购价格。而受疫情影响小的企业,在供应商管理方面,更加注重稳定性,而不是压低价格。在价格与稳定性方面,他们更愿意选择稳定性好的供应商。

其次是在靠近供应商的地区建厂。从供应商的聚集程度来看,全球在某些行业实际上是离不开中国的。如包材这个行业。为什么包材企业在温州建厂?因为温州靠近浙江龙港印刷之城,他们在这边建厂以后供应商非常丰富,供应商关系管理方面相对稳定,受疫情影响非常小。

三、虽然他们都是中小企业,但是都采用自有工厂和外包工厂的模式,供应链是全国布局的。如温州一家工厂,他们在疫情开始之后把主要产能转移到河北邢台,保证交付。我们调研中也遇到一家非医疗防控行业的大企业,在今年春节期间没有停产,这个是比较少见的。因为他们选择了相对比较偏的一个厂,将工人封闭,将其他工厂的订单全部移过来进行生产。

四、这几家企业都进行了数字化工厂建设,非常强调供应链透明性,赢利能力相对较强。

我认为疫情之后有三点趋势:

第一,数字经济的发展,疫情倒逼中国必须快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要强化数字化企业的建设。

第二,倒逼企业端的共享经济模式。所谓共享经济以前都是说的消费端,现在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制造企业也在采用共享经济,共享人力、共享设备、共享产能,乃至所有供应链要素和生产要素的共享。

第三,会强化大家对于弹性供应链网络以及稳定型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重视。

 

 

 

 

 

 

责任编辑:中物联采购与供应链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