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 > 工作动态 > 详情

第八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论坛隆重召开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9日18:03 中物联采购与供应链专业委员会

3月1日,第八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论坛在深圳召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副主任张立峰、处长徐云,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资源交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丛虎,以及来自安徽、湖北、四川、贵州、内蒙古、陕西、北京、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吉林、西藏、重庆、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杭州、昆明、成都、拉萨、上海、济南、三门峡、安庆、潮州等地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已经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公共资源交易集团的领导和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

 

何黎明在大会开幕致辞中指出,2022年是我国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的一年。如何发挥市场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决定性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决定性作用”,成为时代赋予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重大课题。

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副主任张立峰

张立峰在致辞时强调,2022年我国公共资源扩面增量工作突出,据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这四大板块交易数146万个,交易额22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和8%,再次上演了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加速度。

总体来说,我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发展持续向好、前景可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顶层设计更加完善。

一方面,指导招标采购的两部大法《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都在有序修订中;另一方面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工作加速推进。2022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破除各种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要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严禁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发布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维护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统一性、严肃性、权威性。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向高标准市场体系迈进。

一是规范透明。通过交易平台门户网站这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服务机构履行职能、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提供服务的重要通道和窗口,体现公共资源交易公开透明、服务高效。二是充分开放。通过CA互认和信息共享,在各个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之间实现主体身份互认和主体信息共享,实现“一次注册,全网互认”和“一点登录、全网通办”。三是配置高效。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公共服务新手段,优化服务供给,如移动端随时随地参与,信息精准订阅推送;BIM、电子评标、智能评审等实现高效择优配置;远程异地评标充分整合专家资源。四是公平竞争。信息化加速信息传播、促进公众参与和畅通社会监督;数字见证寓管理于服务,引导场内秩序;大数据为行政监管赋能,助力精准治理。

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利用能力不断深入。

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量大、品类多,涉及到广大市场主体,拥有大量既是生产要素,又是治理要素的丰富数据,市场数据既能反映当下经济情况,也能成为经济运行的先导指标。公共资源交易覆盖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大额政府采购、全量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可以宏观上看投资和消费,中观上看产业和区域,对于辅助分析研判宏观经济走势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交易数据来自一线实际业务,即时可信,能第一时间捕捉到政府和市场的互动,在及时反映投资落地、政策执行等方面也具有较高价值。

以共享为核心,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的服务效能。

近年来,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互联互通成为大势所趋。强化交易信息的互联共享、推进市场主体信息的共享互认、推进专家资源的共享共用、推广远程异地评标的常态化运行成为各个交易平台的共同目标。近年来,国家也三令五申加快交易平台的互联互通工作。横向联通各服务系统、交易系统,纵向打通省市级、第三方交易平台资源共享,实现信息公开、一网通办等公共服务,多角度提升交易中心公共服务支撑能力已成为业内共识。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发改法规〔2022〕355号),就旨在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提升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水平,为全国范围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积累有益经验。

 


责任编辑:中物联采购与供应链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