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 > 工作动态 > 详情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中物联参与研究编制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31日17:02 中物联采购与供应链专业委员会

图片

7月30日上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中国企业信用指数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督总局信用监管司司长刘敏发布了最新的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胡大剑作为联合编制单位的代表出席发布会,并回复了记者提问。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图片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二级巡视员唐冀平:

图片


向上滑动阅览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市场监管总局专题新闻发布会,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开创性研究编制了中国企业信用指数。本次发布会作为总局“强信心”系列发布会之一,旨在以指数发布的形式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地呈现经营主体信用水平变化趋势。

为便于大家了解相关工作,今天我们邀请到总局信用监管司司长刘敏女士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此外,我们还邀请到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主任陈建良先生、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主任刘平安先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胡大剑先生,请他们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请刘敏司长介绍有关情况。


图片

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管司司长刘敏:

图片


向上滑动阅览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同时也感谢各位同仁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信用监管工作的关心支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并提出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三大举措,特别指出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信用数据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高低,全量企业的信用水平可以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市场监管总局编制的中国企业信用指数,旨在以数的形式对企业信用建设发展水平给予精准画像,判断经营主体信用状况,分析企业生命力、抗风险能力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而反映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经济发展态势,为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提供数据支撑。

指数显示,2023年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49.71点,处于近十年来的次高水平。表明在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国内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局面下,中国企业信用水平仍保持了整体平稳态势。2024年1~6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分别为159.23、158.75、159.01、158.70、159.13、158.85,指数整体高于2023年度水平,在159点上下波动、处在合理区间,2024年一季度指数为159.00、二季度指数为158.90,2024年上半年指数为158.95,表明全国企业信用水平“总体平稳、波动调整”。指数的提高反映了我国企业信用状况的不断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波动中的韧性和潜力,经济运行呈现向好态势。

从全国来看,企业信用指数具体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企业经营状态总体稳定,宏观政策效力显现。年度指数由可靠性分指标、经营性分指标、财务性分指标、合规性分指标、关联性分指标组成,月度指数在年度指数的基础上增加了监管性分指标。2024年1~6月,可靠性分指标、经营性分指标、财务性分指标、合规性分指标、关联性分指标与监管性分指标总体平稳、小幅震荡,保持在较高水平,企业整体经营情况符合预期。

二是企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调整转型的关键阶段,关乎企业转型升级的注册资本缴纳情况、税费缴纳、知识产权、认证事项等重要因素回升向好,企业经营进一步提质增效,显示出高质量发展态势。

三是企业信用风险降低,守信意识不断增强。2024年以来合规性分指标降幅收窄,监管性分指标呈现积极变化,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数量增多,全国信用风险低企业占比稳步上升,企业信用修复数量逐渐增加,企业年报责任意识增强,诚信经营情况向好,政府监管效能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从区域来看,各省份发力提升信用水平,区域信用状况总体态势向好。

2024年上半年,全国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江苏、浙江、北京、湖北和安徽,从1~6月各省份指数排名变化情况看,江苏、浙江、北京始终保持在前三名。上半年各省份登记事项、注册资本变化幅度较小,企业发展较为稳定。江西、河南、湖南等省份在经营管理以及认证、标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天津、重庆、四川等省份行政处罚同比减少,企业的自身合规性有所增强;辽宁、广东、陕西等省份的企业在股权结构、关联企业等方面处于良性发展方向。

从行业来看,行业信用建设不断加强,有力支撑经济稳定运行。

一是工业生产加速回暖,制造业恢复发展态势。2024年上半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6月信用指数排名稳居第二;制造业2~6月信用指数排名持续上升,发展势头良好。二是服务业持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用指数排名在3月实现突破,升至第五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用指数排名波动上升;批发和零售业指数信用排名在2~6月稳步提升。三是金融业保持良好态势,系统性风险防控成效显著。2024年,金融业指数超过上半年各行业信用指数均值约4%,行业发展态势良好,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防控成效显现。

总的来看,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企业信用水平总体平稳,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加大信用指数编制及数据整合力度,聚焦民生领域、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指数的编制与发布,为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谢谢大家!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二级巡视员唐冀平:

图片

谢谢刘敏司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图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

刚刚您介绍,中国企业信用指数能够判断经营主体信用状况,分析企业生命力、抗风险能力和未来发展趋势,请您具体谈谈编制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对服务经营主体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管司司长刘敏:

图片


向上滑动阅览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本次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发布正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全国上下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信用建设作为更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编制中国企业信用指数,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数字经济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有力实践。中国企业信用指数突出“市场监管数据在企业信用领域的价值特征”与“市场监管数据结构基本特征”,用更加丰富的信用评价维度展现企业信用状况,旨在为市场投资、市场监管、经济运行监测、政策制定等多个方面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努力形成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企业信用指数体系。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编制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反映不同区域、行业企业信用状况变化趋势,将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客观数据支撑。企业信用指数多维度挖掘企业信用信息,反映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信用状况,支持政府部门结合区域特色资源禀赋,开展产业布局、信用建设、行政执法、公共服务,因地制宜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激发信用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巨大潜能,促进要素资源自由流动。

第二,编制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加强多维度企业信用分析和管理,将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重要抓手。新增的月度、季度企业信用指数通过短周期、连续时段的监测,发现指数的波动和变化趋势,判别筛选出当前或未来具有较高信用风险的行业、区域,能够辅助政府部门靶向监管,帮助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并推动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企业信用指数的连续编制和宣传,能够引导企业强化诚信意识和依靠信用资本参加社会经济活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第三,编制中国企业信用指数,打造一款客观反映区域和行业企业信用动态变化情况的新型信用监管工具,将为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提供核心驱动。以年度、季度、月度企业信用指数为工具,我们不但能客观衡量在时间维度上企业信用建设成效情况,也能衡量区域和行业企业信用建设情况,既有效评估以往信用监管工作成效,又为之后进一步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提供策略性支持。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作为创新性信用监管工具,将对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积极作用。


图片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提问:

我刚刚关注到,与去年相比,此次企业信用指数的发布增加了月度、季度指数,分析维度也更加丰富,请问,今年为何要增加这俩指数?又有哪些突出特点?

图片

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主任刘平安:

图片


向上滑动阅览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在我们现在所处的信息化社会中,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光了解企业年度信用状况是不够的,还应该了解企业在更短周期内的信用状况。月度指数充分发挥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与年度指数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突出了高频指标的时效性和灵敏度,增加了省份、行业等细分维度,主要体现以下3个特点:

一是使用更高频次的监管指标,突出刻画企业信用水平的时效性。月度指数充分衔接年度指数,在年度指标的基础上做了优化调整,增加了市场监管领域与信用相关的高频变化指标,比如,公众关注度较高的12315投诉举报信息、企业经营异常信息、企业信用评级信息等,更加突出指数反映企业实时信用状态的能力。

二是以更加丰富的指标体系,提升指数反映区域、行业企业信用状况的全面性。月度指数以年度指数为基础,在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既考虑了区域、行业企业的整体信用状态,又考虑了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信用监管的工作力度,从正反两方面全面考量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充分结合了市场监管需求,融合了行业趋势、市场动态和政策导向等因素。

三是基于多重因素科学确定权重,增强指数反映客观实际的准确性。月度指数采用大数据、数学、统计学等方法进行分析计算,使指数更加准确科学。比如,采用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权重处理,从不同角度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可靠性,使企业信用指数更加准确反映企业月度信用变化情况,成为衡量企业信用的有效工具。

总之,月度指数与年度指数的目标作用是一致的,使用的计算方法和基础数据也相似,但分析数据的维度更加精细,反映信用变化的时效性更强、灵敏度更高。代码中心作为指数的研究编制单位,将进一步优化指数模型,使企业信用指数能更好的反映经济发展趋势,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一步研究编制各类专项指数,不断扩大指数的应用范围,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图片

中新社记者提问:

刚刚介绍,本次发布的信用指数涵盖了很多区域和行业整体情况,请问,市场监管总局是如何保障数据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图片

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主任陈建良:

图片


向上滑动阅览

感谢您的提问。中国企业信用指数有扎实可靠的数据资源库。它是基于市场监管总局多年积累完善的市场监管数据资源,涵盖5900多万户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全量数据,数据的客观性、全面性是国外编制类似指数所没有的。网数中心作为技术支撑单位,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方面,强化数据采集汇聚。我们按照职能负责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建设,建立了市场监管数据资源体系,汇聚市场监管、政府部门相关业务数据约220亿条。为做好信用指数数据支撑工作,依托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每天按时汇聚全国全量经营主体设立、注销、吊销、年度报告、经营异常、行政处罚、信用风险分类、12315投诉举报等市场监管数据,这些数据是市场监管部门基层工作人员依法采集的,具有合法权威的属性。通过共享交换汇聚了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人社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等23个部委和机构的失信被执行人、行政许可、营业收入、社保缴纳、纳税、招投标、银行开户、银行卡交易、从业人员等数据,融合形成了经营主体全方位信用画像,通过数据切片、指标抽取等技术手段,形成信用指数主题库,为信用指数计算提供支持。

第二方面,保证信用数据质量。我们采取以下三个措施:一是通过数据清洗,去除重复、错误信息,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按照统计规则,已对经营主体10年来登记注册、财务、信用监管等数据按行业、分区域进行清洗,共清洗数据5.85亿条;二是通过建立核验规则,校验和验证采集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今年已梳理核验年报数据4908万条。三是补全数据,按照业务规则对缺失的数据进行补充和完善,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通过以上措施,为月度、季度、年度信用指数提供数据保障。

第三方面,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信用指数所使用的数据是重要数据,我们在“原始数据不出域”的原则下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建立数据加工处理工作室,配备无盘工作站终端,对数据进行脱敏和去标识化处理,构建计算模型和原始数据隔离环境,严格执行“申请-授权-访问”工作机制,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既保障市场监管原始数据安全,又高效支撑信用指数计算。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提升数据质量,持续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为信用指数计算提供可靠的数据和技术保障,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的数据价值,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图片

中国城市报记者提问: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年度信用指数的编制单位,也承担着每月发布PMI指数的任务,请问,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与PMI指数是怎样的关系?

图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胡大剑:

图片


向上滑动阅览

感谢记者的提问。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和PMI指数虽然都是经济领域的重要指标,但它们关注的焦点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

PMI(采购经理指数)主要用于反映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景气程度和发展趋势。它通过采购经理视角,判断企业生产、订单、库存和供应商配送等指数表的变化趋势,从而为研判宏观经济景气程度提供一个参考依据。PMI对于经济周期和景气周期的短期预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企业信用指数则更多关注企业的信用状况、经营风险和市场活力。它通过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履约能力、社会责任执行情况等因素,为政府、金融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信用和经营风险的评估依据。企业信用指数的核心作用是增强市场信任、优化金融服务和促进企业发展。

尽管两者的关注点不同,但它们在经济运行中有一定联系。例如,如果企业信用指数稳中有升,说明企业的信用状况有所改善,会带动相应的供应链活动趋于活跃,侧面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向好,进而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景气度上升,会体现在PMI的上升;反之,PMI持续在50%以下,意味着经济活动处于收缩状态,企业所在行业景气度下降,会导致企业经营风险上升,进而影响其信用表现,企业信用指数也会向下修正。

由此可见,企业信用指数与PMI可以视为经济运行状况的互补指标,它们共同作用于宏观经济的分析与评估,帮助经济决策者全面理解经济的复杂性和多维度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经济波动。通过综合考虑这两个指标,经济决策者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趋势,做出基于真实经济状况的动态调整。


图片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刚刚您介绍道,要将企业信用指数打造成为新型信用监管工具,请问,市场监管总局对于信用指数的编制和运用未来会有哪些工作计划和打算?

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管司司长刘敏:

图片


向上滑动阅览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前面讲到,企业信用指数既是信用监管的重要工具,也是区域和行业信用水平的重要参考,作为我国信用状况“晴雨表”、信用监管“助推器”和信用建设“风向标”,编制好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企业运行状态跟踪监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做好这项基础性工作,事关大局、利在长远。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开发信用指数的应用场景,打造好用、实用、管用的数字化新型信用监管工具,提升地方政府、经营主体对于信用的获得感和价值感,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重点民生领域,编制发布更多专项指数。我们将聚焦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核心产业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编制发布专项企业信用指数,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决策参考。进一步研究编制重点民生领域专项信用指数,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经营特点、市场条件、竞争环境、监管政策和合规要求等,精准描绘重点民生领域企业信用风险特征,为信用风险的发现、处置、防控提供数据支撑,助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市场监管领域突出问题。

二是扎实推进信用监管重点任务落实,夯实指数编制的数据基础。信用监管、企业年报等数据是编制企业信用指数的关键。去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通过部署开展信用监管数据质量全面提升行动、年报“质量年”工作以及推进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等措施,进一步夯实指数编制的数据基础。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抓好企业年报、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信用监管重点工作,同时会同网数中心和代码中心,持续推进数据质量提升和信用监管大数据分析监测,进一步丰富指数编制数据资源。

三是加强指数应用推广,更好发挥企业信用指数服务重点领域监管、助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作用。我们将积极推进指数结果数据共享,推动有关部门在督查考核、重点领域监管等工作中应用指数结果,实现精准监管、靶向监管,提升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助力有关重点区域、重点行业运用指数,推动区域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我们也将通过向社会公开相关指数结果,为学术研究、行业自治管理等提供信用数据支撑。同时,我们将多渠道深入宣传我国企业总体信用状况持续向好的态势,引导企业“知信、守信、用信、增信”,持续释放经济发展信心,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二级巡视员唐冀平:

图片

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如果大家还有想了解的其他问题,请会后与新闻宣传司联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中物联采购与供应链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