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4日16:31
中物联采购与供应链专业委员会

近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编写、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供应链权威工具书《供应链术语》正式发行。该书由东南大学赵林度教授领衔编著,历时三年,联合几十位专家学者共同完成。作为我国首部系统性的供应链术语标准工具书,《供应链术语》构建了覆盖供应链全领域的标准化知识体系,助力我国供应链管理从“经验导向”向“科学治理”跨越。
破解行业痛点:终结“语言不通”困境。在供应链领域快速发展中,术语定义模糊、标准缺失等问题长期制约行业发展。企业因“牛鞭效应”“延迟差异”等概念理解偏差导致合作低效,学界研究也因术语混乱难以形成合力。《供应链术语》直击这一痛点,通过3035条精准定义的术语,构建“战略规划-运营执行-技术支撑-可持续发展”全周期知识框架,覆盖供应链基础、供应链战略与管理、供应链运作与服务、供应链信息与技术、供应链设施与设备、供应链组织与法律法规、可持续供应链、国际供应链8大模块。
应用场景:从人才培养到国际对接。目前,《供应链术语》作为“供应链管理专家(SCMP)”认证体系的一部分,不仅可以作为相关领域的培训教材,而且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等专业的教师、学生的教科书和参考书,也可以作为供应链管理领域研究人员的工具书。其173条国际供应链术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对接中国市场提供“解码器”。此外,工具书电子版嵌入主流供应链管理系统,未来将开发智能匹配引擎,实现术语与行业发展的动态同步。
科学架构:三维立体知识图谱。《供应链术语》创新采用“三维立体”编纂体系:纵向按供应链生命周期划分8大模块,横向覆盖制造、流通等20余个细分领域,深度打通了“理论定义-技术标准-实践应用”全链条。书中特别设置“可持续供应链”独立章节,纳入182条术语,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供应链管理核心。
数字赋能:打造“活水”知识生态。区别于传统工具书,《供应链术语》首创动态更新机制,依托大数据平台每季度收集应用反馈,确保内容与技术创新、国际规则接轨。这一机制推动标准从“静态文本”升级为“动态生态”,为行业提供可持续的知识服务,赋能我国供应链管理标准化与科学化建设。
1.3 基础理论
2.3 管理
3.4 物流
4.2 技术
5.2 设备
6.2 法律法规
7.2 安全
8.2 国际贸易

责任编辑:中物联采购与供应链专业委员会